粗糙度轮廓仪:表面质量的“微观显微镜”

粗糙度轮廓仪专注于物体表面微观几何形貌(如粗糙度、波纹度、原始轮廓)的测量,是评价加工表面质量(耐磨性、密封性、疲劳强度)的关键仪器。
1. 技术原理与核心功能
- •白光干涉法(如SuperViewW1):通过白光干涉条纹的相位差计算表面各点的高度值,生成三维形貌图,可测量Ra/Rz(轮廓算术平均偏差/最大高度)、微观轮廓斜率等参数,适用于超光滑表面(如光学镜片、磁盘基片)到粗糙表面(如铸造件、锻造件)的全范围检测。
- •触针式轮廓仪(传统方法):利用金刚石触针沿表面滑动,通过位移传感器记录轮廓高度变化,测量精度高(±0.003μm)但仅适用于硬质材料(避免划伤表面)。
- •扩展功能:现代设备集成“一键分析”软件(自动计算ISO/ASME标准规定的数十项参数)、拼接测量(多区域数据合成以评估大面积表面一致性)、以及表面缺陷检测(如划痕、凹坑)。
2. 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
粗糙度轮廓仪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(缸体缸盖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机油润滑效果)、精密轴承(滚道表面的波纹度决定旋转精度)、医疗器械(人工关节表面的微观形貌影响生物相容性)。例如,在刀具涂层工艺中,通过测量涂层表面的Ra值(目标≤0.1μm)判断涂层均匀性;在手机玻璃盖板生产中,检测边缘倒角的轮廓斜率是否符合装配要求(避免割手感)。